酷热褪去,正是凉爽舒适的金秋。云絮在澄澈的天际游弋,像被风揉碎的棉絮,又似仙人信手泼洒的淡墨。银杏叶正忙着将夏日的青涩酿成蜜,一树树金箔在晴空下簌簌翻动,惊起几只偷食的灰雀,振翅时抖落的碎金便在空中织出流动的光带。
午后阳光变得绵软,斜斜地漫过老墙的砖缝。爬山虎褪去盛夏的浓绿,此刻正擎着酒盏般的黄叶,在斑驳的青砖墙上摇晃着醉意。巷口阿婆竹匾里的桂子香偷偷往外溢,混着新出炉的糖炒栗子甜香,在穿堂风里酿成令人微醺的秋酿。
残阳在粼粼波光里碎成万千金鳞,将暮日下的溪流妆扮成一条蜿蜒灵动的游龙。岸边长椅总坐着穿蓝布衫的老者,银丝般的晨雾与暮霭在他肩头流转,掌心的红木棋秤落子的脆响,应和着远处归巢燕鸣的悠长余韵。
最妙是晨起推窗的刹那。带着霜气的清冽扑面而来,檐角风铃叮咚摇醒惺忪的睡眼。墙根的蟋蟀已在薄被下低吟,而东篱菊影正悄悄攀上窗棂,将淡雅的影子拓印在还留着夜露的宣纸上。这般光景里,连时光都仿佛被秋露浸润得格外柔软,叫人只想捧一盏热茶,看茶叶在琉璃盏中舒展成秋天的形状。
沈山河一块块取下店铺的木门板,掸去“沈师傅家具店”牌子上的尘灰。
又是一个赶集的日子。秋日的集市,比往常要热闹了点,乡下的人民将许多成熟的瓜果蔬菜或挑或背送到街上换取碎银些许,而后又用这些许碎银换来油盐酱醋糖回去装点每天的生活滋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远远的沈山河的爸妈和王建民的父母有说有笑的走来了,沈山河两人赶紧迎上前去,接过母亲背上沉甸甸的背篓,里面满满的都是自家田间地头的恩赐——
有桔子、有花生、有板票、有红薯……
最珍贵的是父母沉沉的牵挂。
大家一起在胡艳妮家的小饭馆里吃了个早歺,没有给钱,只留下了一桌子的瓜果蔬菜。
乡下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两不相欠,各自安然。
吃饭期间,两位母亲大人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在沈山河、王建民、胡艳妮三人身上扫来扫去,意图看出些什么不一样来。只是三人早就习以为常,甚至当着父母们的面嬉笑打骂。诸不知那每一声笑骂、每一下打闹,都入了各自母亲的眼、进了各自母亲的心,掰开了、揉碎了,仔仔细细的揣摩“是有心?”“是无意?”
沈山河母亲的这次到来,除了一如既往的来看看儿子,帮帮忙之外,还带来一个大消息——他家对门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儿时玩伴要结婚了,时间就定在国庆节当天。
乡下人结婚是要合八字,选日期的。
所谓的“合八字”简单地讲就是指出生的年、月、日、时按天干地支排出八个字,然后根据其对应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确定男女双方是不是适合在一起。这是不是迷信姑且不论,却是乡下千百年传下来的做法,即便毫无依据,但任谁心里揣着个“八字不合”的梗,也会凭空多出许多猜忌担心来,自然日子也就过得不顺心了。
所以,没有必要的新婚男女最好不要尝试。相合的,看不看无所谓,万一不合呢?怎么办?结吧,过不了心里那道坎;不结吧,舍不下身边那个人。纯粹是自找烦恼。
更何况,只要你去找人合八字,除非那人跟你有仇,否则十对中有九对都是相合的。因为算命的也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一个人的性命才只抵得上一座七层的佛塔,也就是一座寺庙。可见毁人婚姻的因果有多大。何况他还指着你多给点钱,自然要挑好的说,即便剩下的那一对不合的,也只是为了多胡弄几个钱,然后装模做样给你解了。
相反,那些能说出“八字不合”的算命先生,要么是真不懂,才无所顾忌。要么是真和你们有说不清楚的牵扯。
至于日期,不用算,那些传统的、法定的节假日就是极好的。因为这些日子,或是千百年的积淀或是举国之力的加持,其冲天气运,百无禁忌。
当然,也要分什么节日。你总不至于蠢到选中元鬼节祭祀祖先亡魂的日子结婚吧。包括端午节其实都不适宜,人家是吭哧吭哧划龙舟撒粽子去救屈原,你却抱着老婆啃,你总不能把自己老婆让出来吧,问题是你愿意让,屈原他老人家也给不起彩礼呀!包括重阳节,老年人正合适,再婚的也可以,花开重阳嘛。你年轻的总不至于才一结婚就奔着重来一次去的吧。
其实结婚时,还有一个令人诟病的环节,那就是闹洞房。
许多人以为的闹动房的意义只在于增加喜庆氛围,促进新人的互动从而增强新人的感情以及增进亲友关系。其实闹动房的真正的深层次的含义却不为人知,那就是因为无论任何人,一旦结婚后,男的便要为人夫为人父,女的则要为人妻为人母,这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自此以后,他们便要撑起一个家,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