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其他类型>醉梦瑶> 第二十二章 岁月如常,波澜微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岁月如常,波澜微起。(1 / 4)

回到小镇的沈山河两人逢人只说省城的繁华——高耸入云的大厦,五彩缤纷的灯火,川流不息的人群,新奇好玩的东西,丰富美味的小吃,新颖时尚的衣服……

听得人惊叹连连,只绝口不提两个乡巴佬进城发生的种种糗事。

晚上两人照例对了一下账。沈山河提出去省城火车上被扒走的二百元的“公款”划归自己私有,他另外出二百块钱补公账上。王建民不同意,说这是去办“公事”,出了点意外而已,况且他也在场,也受到了经验教训,坚持要算是共同开销。最后连同三十元“摸女人”的花费和十块“助人为乐”资金,一起列公账上,笼统算入省城一日游的吃喝玩乐中。算是将两人的糗事销尸灭迹了。

诸事忙完,王建民便急不可耐的拿着从省城带回来的发卡去找胡艳妮献殷勤。沈山河则补上这两天的日记,日记里写了一路上的种种,包括丢钱,包括上当受骗,甚至也写了内心里的思念和感慨,只只字不提那些让他面红耳赤心痒难忘的艳遇。

一切又回复到了老路上。王建民依旧守着店面与人聊天打屁,只是多了许多谈资。

沈山河则在木工坊研究带回来的家具图样,推导出尺寸构造,然后选出合适的木料就制作起来。

一番斧劈刨削,几天后,一件和宣传图纸上一模一样新颖时尚的家具就做出来了。

沈山河没有做成图片上一样的颜色,他做家具用漆除非客户特别要求,一般都是用透明的清漆,他认为木材天然的纹理才是最美的装饰。刮平底,喷上清漆就够了,根本不需要什么黄的白的颜色。

当然,另一个他不会承认的原因就是他不大会调漆,他可以随意调出个颜色出来,但要再让他调出同这个颜色完全一样的漆,他就要靠运气了。这不只是比例的问题,还有顺序、气温等等各种他根本掌控不了的影响。

木材天然的纹路远比木纹纸仿造的纹理灵动美观。王建民见了连连称赞,说如果和省城的原件摆在一起任别人选的话,只要脑子没有问题的,大家绝对会选沈山河做的这件,哪怕贵上那么一点点,要是拉去省城,贵上很多估计都大有人要。

于是家具店里陆陆续续有了新品上市,而且反响不错,小小的提升了一下营业额。

而对于那些古木家具,沈山河也做了些研究,抛去材质不说,因为在乡下,家具的材质多是当地能见到的木材,很少有从很远地方来的料木,所以大致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确定。

一是造型风格方面。

明代家具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典型的有束腰和无束腰家具,比例适度,装饰简约。符合汉民族中庸圆通的思想理念。

清代家具造型则趋于复杂化,注重雕刻和装饰,追求华丽、威严的风格,常出现满雕的工艺,家具尺寸也相对较大。显现出满清游牧民族的追求。

二是结构工艺方面。

一是看它的榫卯结构。不同时期的榫卯结构有其特点。如明式家具常用粽角榫、格角榫等,工艺精湛;清代家具在榫卯的基础上可能会增加一些辅助的固定结构。

二是看它的雕刻工艺。明代雕刻线条简洁,以浮雕和透雕为主;清代雕刻则更加细腻、繁复,多层雕刻较为常见。

三则在装饰细节方面。

一 看纹饰图案。明代家具纹饰多为卷草、云纹等简洁图案;清代则有更多寓意吉祥的图案,如龙凤纹、蝙蝠纹、牡丹纹等,且图案组合更为复杂。

二看上面的 金属饰件。明代家具金属饰件造型简洁,多为素面;清代饰件则更加华丽,常带有錾刻、鎏金等工艺。

四则是款识题铭方面。

有些古木家具有款识或题铭,这是断代的重要依据。如着名工匠的款识,或者一些有明确纪年的题刻等。

古木家具断代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且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其年代。一般清代居多,明代的则少了许多,在往上就更稀罕了。因为毕竟是实用器,属于日常消耗品,一开始就没有收藏保养的概念,任其自生自灭,只有扛过了岁月洗礼的,才有那么些被人重视起来。而后民国时期,一般民间制品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当然也有后代仿前代的,这就比较复杂了。专业术语要看“神韵”,用普通的解释就是凭感觉,那没有大量实例的练习是免谈的。

沈山河对照这些知识,结合自己的旧家具一一分辨。最后倒是确定了几件清代家具,清代家具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区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清早期(顺治、康熙时期)

造型上面,基本延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造型较为简洁,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以实用为主。

装饰手法方面,相对简洁,多采用一些简单的雕刻和镶嵌工艺,雕刻图案以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