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官,清虚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这三人分别是人族五帝之中的尧、舜、禹。
“吾等拜见圣皇。”
三官大帝朝着邓婵玉躬身行礼。
道不在先后,而在威名。
邓婵玉建立的功德比三人大,如今这圣号还在三人之上。
邓婵玉点头示意,道:“三位大帝,天地水三官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还请三官大帝巡游人间,开赦戾气,以化天元。”
“谨遵法旨。”
得了邓婵玉敕令,三官大帝携无量补天功德与天地气运,化为无数神光朝着人间之中飞去。随后邓婵玉回头看了一眼,道:“三界重练,洪荒堪定,日后火云宫便由人族统御,以江山社稷鼎镇压火云宫气运。”
“待重练人间之后,火云宫当坐镇人间气运。”
说完之后,邓婵玉便化入了人间之中。
张吉利已回到了三山关外龙虎山。
自邓婵玉修成江山社稷鼎,张吉利才是这最后获得最大利益之人。
天地五德张吉利已经齐全。
立易书以证圣德。
辅佐人间以证功德。
开三界香火以成阴德。
匡扶天地以证天德。
滋养万物而不居功,度化亡灵以成仁德。
天地五德已全,俱化为天地玄黄之根本。
张吉利道行已踏入了至圣层次,天地玄黄大道已经大乘。
融合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张吉利已修成天地玄黄大道魔神之身,昔日感悟的五大剑意最后一道剑意混元也在此刻修成。
剑道立世,玄黄修本,张吉利的人间气运之身终于已经趋于大乘。
张吉利在稳固道行的同时,也开始融合天地间的灵气,完善自己的大道魔神之根本。
封神台上。
姜子牙也开始敕道封神。
此刻空中香烟氤氲,只见太上老君手持拂尘降天而来。
“紫府金符降玉台,旌幢羽盖拂三台。雷瘟大斗分先後,列宿群星次第开。讨察无私称至德,滋生有自序长才;仙神人鬼从今定,不便朝朝堕草莱。”
“子牙,此不封神,更待何时?”
姜子牙迎接玉符金册,随后拜谢了老君之后,开始敕道封神。
“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
“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
“总抱真守於一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
“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日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出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或托凡躯而尽忠报国,或因嗔怒而自惹灾尤。”
“生死轮回,循环无已,冤魂相逐,终报无休,吾甚悯焉!”
“怜尔等身受锋刃,日沈沦於苦海,心虽忠莫,每飘泊而无依。特命姜尚依劫运之轻重,循资格之上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祸福。自尔等施行生死,从今超脱,有功之日,循序而迁。”
姜子牙宣读敕书毕,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道:“清福神伯荐,将封神榜置于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
随后姜子牙开始上道敕封。
首先便是斗部。
五斗、群星、二十八星宿、随斗部三十六位天罡星、随斗部七十二位地煞星、随斗部九曜星官。只是在宣读这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的时候,姜子牙却发现此位并无人适合坐镇,似冥冥之中自有天机。
然后便是雷部。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作为雷部的最高天神,是以闻仲执掌。
总部为神霄玉清府,下设三省九司、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
火部、瘟部、太岁部、痘部、水部、财部。
这些虽有弥封,可其中大头似乎已被占据天机。
尤其是火部、瘟部、财部,赵公明、罗宣皆已先天成道,而瘟部正神之首,似也是悬而未决。姜子牙只能勉强凑足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数,随后上道弥封。
封神完毕,姜子牙与伯荐二人飞升天庭。
天庭之上,群龙暂且无首。
玉虚教中还有九大弟子并未弥封,另外还有燃灯道人、玄都大法师等一应强者。
这些都悬而未决,所以姜子牙特来请旨。
凌霄宝殿之上。
只有王母一人端坐。
却见南极仙翁与太上老君各执一方。
太上老君道:“兹事体大,既封神气运已成,还是应显排布正神之数,以安天地。”
太上老君手持封神榜,打神鞭,一步踏出,便已立于凌霄殿至高处。
随着封神榜展开,其光辉煌,其威浩瀚,其上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场劫难、一段因果。
“大劫虽过,因果未消。天地残破,根基不稳。”
“今日,吾便以这封神之榜,诸神之因果,重炼洪荒之天,再定万古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