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冬暖在调配炒米粉材料的间隙。
已悄然将十斤精选绿豆浸入清泉中。
知晓绿豆需浸泡于清澈水域约莫二十六至三十分钟,方能释放其最佳风味。
她细心筛滤两遍,剔除浮皮杂质,保留纯粹之绿。
随后,绿豆伴随冰凉活水跃入锅中,姜冬暖智慧地投入几片岁月沉淀的陈皮。
这陈皮不仅是美味的秘密武器,为绿豆沙增添一丝清甜与回味,还能中和绿豆的微寒,唤醒脾胃之活力。
烈焰起舞,锅内绿豆随之沸腾,姜冬暖持长勺轻柔搅拌,确保每一滴甘露均匀受热,免去粘连之忧。
待到绿豆与衣壳温柔分离,他细腻过滤,榨取豆渣之精华。
滤出的碧色液汁重归锅内,融入黄金糖与两片半清澈柠檬,待糖溶化,一锅佳品即成。
姜冬暖舀取一小碗,轻吹温热,浅尝之下,瞬间被那丝滑清甜俘获心神,胜过往昔所有绿豆沙的滋味。
时下,高科技如破壁机盛行于千家万户,似乎一切都能速成。
然而,机器制绿豆沙虽便捷,却难以媲美姜冬暖手工细作的醇厚与营养。
她精心封装每一份绿豆沙,共一百二十杯,期待它们温暖人心。
晨曦七时,姜冬暖温柔唤醒宝贝。
小家伙似在梦境徘徊,睡眼朦胧,唇边还残留着梦中的甜蜜。
&34;瑶瑶,太阳公公喊你起床啰,别让它踢你的小屁屁。&34;
&34;妈妈,想踢就直说嘛,别拿太阳公公当挡箭牌。&34;稚嫩的抗意中藏着顽皮。
姜冬暖为她挤好牙膏,笑道:&34;好好刷牙,我去准备早餐。&34;
&34;嗯,妈妈,我想要一个小猪形状的奶黄包做早餐,可以吗?&34;
&34;当然。&34;
尽管小猪奶黄包不过超市冷冻柜中平凡的一员。
却因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深得瑶瑶喜爱。
付汐瑶梳洗完毕,餐桌已铺陈着清晨的盛宴。
金黄煎蛋、可爱奶黄包,与那碗神秘绿豆沙。
&34;瑶瑶,来吃早餐了。&34;
&34;好呀,妈妈,煎蛋好香!这个又是什么?&34;瑶瑶好奇地指向绿豆沙。
&34;这是绿豆沙,尝尝,甜的。&34;
&34;嗯!&34;
小家伙眼中闪烁着光芒,小心翼翼地品尝一口。
&34;哇!妈妈,这个绿豆沙太好喝了!&34;
&34;先吃煎蛋和奶黄包,然后再慢慢享受绿豆沙。&34;
&34;妈妈,昨晚我梦见一个巨大的包子,比桌子还大,我拼命吃却吃不到馅儿,好生气呀!&34;
孩子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梦境,逗得姜冬暖忍俊不禁。
&34;那今晚接着梦,这次一定要吃到馅儿哦。&34;
&34;一定!今晚我非吃到不可!&34;瑶瑶坚定承诺。
早餐后,小手紧紧握住妈妈的大手,软糯声线撒娇。
&34;妈妈,今天中午我不想吃幼儿园的饭了,想吃你做的炒米粉和超好喝的绿豆沙,行吗?&34;
姜冬暖一愣,询问:&34;幼儿园的饭不合胃口吗?&34;
&34;也不是,只是妈妈的手艺更棒,绿豆沙也超级甜,好爱啊!&34;
思考片刻,姜冬暖答应了她的请求。
&34;耶!妈妈辛苦啦!&34;小家伙兴奋地跳跃,送上脸颊一吻。
初入园时,姜冬暖担忧学校的饮食不合她口味,曾亲自准备过一阵子便当。
后来发现小家伙并不挑剔,也就逐渐放手。
炒米粉香气四溢,她拿出闲置已久的餐盒,洗净装满。
再配上一碗绿豆汤,一并放入手提布袋。
将瑶瑶送到星光幼儿园门口,挥别后,姜冬暖便蹬上餐车,朝阳光小学方向疾驰。
目的地迅速抵达,此时正值人潮涌动的高峰。
家长与学生交织的人流,使这个区域显得格外繁忙。
7点18分,姜冬暖算是晚到者,其她摊位已热火朝天。
她在边缘寻得一隅,迅速铺开阵仗。
阳光小学的上课铃声将于8点半响起,学生们大多在外享用早餐。
即便位置偏僻,仍有人被姜冬暖的新奇摊位吸引。
可惜,孩子们多偏好手抓饼、紫薯饭团和包子,对于炒米粉兴趣寥寥。
一对父子因姜冬暖摊前人稀而驻足。
&34;老板,来份炒米粉,加个蛋。&34;
孩子一听,立时皱眉抗议。
&34;爸爸,我不要吃炒粉,我要吃手抓饼!&34;
&34;不可以,总吃手抓饼对身体不好,今天吃炒粉。&34;
孩子挑食,父亲自是了解,以往买的手抓饼总是香肠、鸡柳吃尽,饼皮却丢弃。
街头小吃往往添加对孩子不益的成分,今日父亲决定纠正他的习惯。
&34;不嘛,我就要手抓饼!&34;
孩子的执拗引发了一场小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