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其他类型>港片枭雄:崛起从九龙城寨开始> 第69章 剧情普及(非内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剧情普及(非内容)(1 / 3)

因为上一章,在内容上知识点有点多,很多读者给留言,希望作者菌给大家普及下,所以这一章的话,主要是普及前面提到的一些关于洪门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兴趣的朋友,请直接略过,下一章也已经上传,所以并不会影响大家阅读哈。

首先,和大家在这里说说洪门。

这个洪门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个秘密组织,起源于‘汉留’。

说到这里,说个题外话,就是在作者菌查阅资料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些论坛、贴吧上有人说方世玉跟天地会或者是跟红花会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这让作者菌是啼笑皆非的。

红花会的总舵主是陈家洛,方世玉只是他的义子而已,同时也没有什么子承父业这个说法。

至于天地会的话,真要跟方世玉扯上关系,估计也就只有天地会创立时的五祖了。

五祖其中一位叫方大洪,在张卫健早年拍摄的一部名为《少年方世玉》这部片子里,有很具体的描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而方世玉就跟方大洪是至交好友关系,也仅仅如此,根本扯不上其他事情。

言归正传。

很多朋友都说,天地会就是洪门,洪门就是天地会,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英-国皇家社科院院士、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狄亚哥·甘贝塔的最新作品的中文译本《解码黑社会》里所述,天地会只是洪门的一个分支而已。

比如跟天地会同个时期的红花会,还有后来的哥老会,这些其实都是洪门下面的分支而已。

只是不论是红花会还是哥老会,普及度并没有天地会大,所以才会被误以为洪门就是天地会,天地会就是洪门这么一个说法。

洪门,又称汉门,取义便是汉人要守住家土,不得让人破门而入的意思。

洪门的始祖叫殷洪盛,后改名为洪英。

后面是五先贤,分别是朱之瑜、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

其他几个或许大家不熟悉,但顾炎武应该都知道,他就是《亭林诗文集》的创作者。

在五先贤下面,就是五宗了。

他们分别是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苏洪光。

后面还有前五祖、中五祖、后五祖什么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天地会属于洪门的分支,所以传统、习俗、规矩等等,都是洪门的延续。

以至于,后来的香江各个字头,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各个社团,在正式场合自报家门的时候,都会以洪门某某山某某堂来做开场白。

比如前文提到的福义兴,阿三在对秋白凤宣读逐门令时,开场白便是天宝山福义兴,这里的福义兴,就是堂口。

至于天宝山的话,基本上潮州的字头,都属于天宝山。

前文还提到过洪发山。

以前的就不说,后面的洪发山,其实是在国民战败,大统毛-人凤背后操纵,由葛肇煌重新竖旗的,并非正统。

当然,不管怎么说,14K还是属于洪发山分支的。

除了洪发山,还有龙虎山,龙虎山就是台湾的一些帮派了。

其他的在本文中基本上也不会出现,所以就不逐一介绍。

在上一章中,费袁雷,也就是金牙雷,是堂主,这个堂主的位置,其实并非是山主。

山主是山主,是整个天宝山的正统老大。

山主之下,有内八堂执事,分别是香长(香主)、盟证、坐堂、陪堂、管堂、执堂、礼堂、刑堂。

金牙雷的职务,就相当于是香主。

至于另外七堂,那都是位高权重的,像很多港台黑帮电影里的叔伯,他们就是属于剩下七个位置。

在内八堂下面是外八堂,什么二路元帅、双花红棍、红棍、白纸扇什么的,都属于外八堂。

另外洪门三十六誓,这个大家可以去网上找,很全的。

其实在成员入山(拜字头)的时候,除了宣读洪门三十六誓等条例外,还需要学会洪门太阴阵以及一切暗语、切口。

虽说早就用不到了,但对于洪门而言,这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得不延续。

也就应了那句人不能忘本的说法。

当然,除此之外,就是重中之重了,‘飘布’。

人手一份,相当于是通行证。

接下来就是不少读者提到的,阿三在宣读逐门令时,做的手势。

在这里,需要重怎么说一下。

作者菌也是翻阅了至少5本以上相关资料才闹清楚的。

第一个手势:屈食指、四指伸直的手势就是洪门标志手势“三把半香”。第一把香是仁义香,敬羊角哀和左伯桃;第二把香是忠义香,敬刘关张三结义;第三把香是侠义香,敬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而半把香是有仁无义香,敬秦叔宝和单雄信。

当然,这是一个寓意,而这个寓意其实也是后加的。

最主要是为了表示不忘明朝崇祯皇帝殉难日,因为那一天正好是3月19日,代表着对反清复明、驱逐鞑子的决心。

第二个手势:手部姿势不变,位置会从肩部到肘窝再到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