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沈山河所料,陶书记在接到村委的通报后没有即刻作出答复,而是打电话给他了解情况,而且是下班后吃过晚饭用的家里的电话打的。
沈山河把事情的起因以及他这一方的安排原原本本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后,便不再做他言。
陶书记听完之后沉思了一下竟然问沈山河怎么看,他适不适合出面。
沈山河有点迷糊了:
是不是陶书记已经决定出面了,但他想要从沈山河口里得到一句邀请的话好顺便在他身上得个人情?
还是陶书记还没决定,想他沈山河给个参考意见?
或者纯粹是看重他沈山河,想顺便考考他,摸摸他的城腑?
迟凝了一会,不好想太长时间,沈山河只好给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参考意见:
“陶书记,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最好,不过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陶书记听听看行不行。”
“哦,说来听听。”
“陶书记可以以指导工作的名义从乡政府派个人到村上去负责这个事,至于后续决定就根据这个人的情况再来收个尾,你看这样可以吗?”
“哈哈哈,小沈的这个想法很不错,我再考虑考虑。对了,小沈呀,以后别张口闭口陶书记了,依你和娜娜的关系,就叫我一声陶叔叔吧,伯伯也行。”
沈山河一听,心中大喜,看来这一步赌对了。
“啊,那我叫你陶伯伯吧,陶伯伯太高看得起我了,我能有什么主意,一切还不是陶伯伯你说了算。”
“哈哈哈,你啊,年轻人不要太老成,该争的只管去争。好了,知道你忙,不打扰你了。再见”
“陶伯伯的电话,怎么能叫打扰呢?以后有什么事只管随时吩咐。陶伯伯再见。”
陶丽娜家里,陶书记放下电话,笑着对一旁的老婆说道:
“这个沈山河,还真不简单啊。”
“就是娜娜那个同学啊,他怎么了?”
于是陶书记把沈山河联合村委会联手在村里办招工会并请动了县电视台采访报道的事说了一遍。因为村委会认定陶书记与沈山河的关系不般,为了请动他,把沈山河推在前面,虽然沈山河自己说是村委会的主意,但最先起头的还是他,而且估计他才是招工会上的主角,相信村里也再找不到象样的单位来参与招更多的人。所以陶书记确定自始至终在背后主导的都是沈山河。只要他能树立起一个有影响的好的形象,他不介意推他一把,自己也可从中获益,实现双赢。
“这孩子挺能折腾啊。”
“是啊,有头脑有干劲,关键是稳重起来比活了几十岁的人还老辣围滑,必成大器啊。”
“哦,评价这么高。”
“你知道我为什么主动给他打电话吗?”
“为什么?”
“村上把这个活动上报到了乡里,同时希望我能出席。你想想,我现在是关键时刻,一动不如一静,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险,这个机会抓住了可以说能给我加个保险,但凡事都有万一。所以我想问问他这个幕后人。我当时还抱着考考他的心态问他我该怎么办。我以为他顶多就是和我一样权衡一下去与不去的利弊得失,没想到他跟本不从这上面入手,却给我指了条稳稳当当获利的路。”
“这么厉害,比你都考虑得周全,他是怎么说的?”
“他让我以公事公办的态度派个人去村委说是指导工作,我到最后再根据情况去一趟。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我就能摘个桃子,而如果有个意外,也有人在前面背锅,而我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外理,左右都是我的好。你说一个二十来岁的孩子,怎么处事就如此老辣。”
“听你这么一说,这一步棋是真的妙,风光尽占却片尘不染。”
“关键还不是这。”
“还有更惊人的!”
“你知道我当时也就是临时起意随口一提,他当时也愣了几秒钟,这说明他并没有预先的准备,也就在那几秒钟之内想到了这么个完美解决方案,我这个混了十几年官场的人考虑了半天都没想到,他一个体制外的人却把这一套玩得随心所欲。可惜了啊!”
“可惜倒不至于,他在生意场不也照样风声水起。”
“那倒是,听说他出了学校就挑着木工家什走乡窜户讨江湖,硬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还有这事,那不是电视里才有的事吗?露宿深山、遭人排挤……那得吃多少苦啊!”
“只怕是的,要不也磨练不出这么一副沉稳老辣的心性来。”
“多好的孩子呀!有机会你就帮帮他吧。”
“这孩子只怕不需要别人帮忙,太重情义,不想欠人情,有求人的时候他也会拿东西对等交换。”
“是啊,太重情了,你看女儿的梳妆台,我一想到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