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那份关于“智慧警务”和“尖端人才”的报告,像一颗投入省厅深水潭的石子。
回音来得很快。
但来的不是批文和款项,是一个人。
小刘拿着一份烫金封皮的人事调动函,敲门进来的时候,表情很奇怪。
“程队,省厅那边,塞了个人过来。”
程澈正对着一堆积压的行政文件头疼,闻言头也没抬。
“哪个部门的?”
“不是塞。文件上说,是对方主动申请,指名要调来我们重案总队,在您手下工作。”
这个说法让程澈停下了手里的笔。
他抬起头。
“谁?”
“林峰。”
小刘把调动函放在桌上,点了点上面的名字。
“警校那年的全国第一,毕业就进了省厅,去年独立破了‘北山连环案’,拿了二等功。今年才二十六。”
程澈拿过那份文件,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笔挺的警服,眼神锐利,嘴角抿成一条首线。
背景很干净,履历更干净。
干净得像一件精心打磨过的武器。
“他来干什么?”
“文件上说,是来基层学习交流。”
小刘的声音压低了些。
“但我听省厅的朋友说,这位林警官,对您有点看法。”
程澈把文件扔回桌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里,发出一声轻响。
他明白了。
这是张厅长给他送来的“磨刀石”。
也是上面派下来的一双眼睛。
想看看他这个“警神”,到底是真金,还是镀金。
想躺平,就得先把所有想让你站起来的人,都应付过去。
麻烦。
“人呢?”
“楼下办手续,马上就上来。”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不轻不重,三下,节奏标准。
“进。”
门被推开。
林峰走了进来。
他比照片上看起来更高,肩膀很宽,走路的时候背挺得很首。
他先是看了一眼程澈,然后目光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停在程澈身上。
“程组长,我是林峰,前来报到。”
声音清晰,不带任何多余的情绪。
“嗯,欢迎。”
程澈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坐。小刘,倒杯水。”
“不用了。”
林峰没有坐。
“我站着就可以。我想了解一下队里目前正在跟进的案子,希望能尽快参与工作。”
办公室里的空气有些凝滞。
小刘站在一边,感觉有点手足无措。
这不像下属见上级,更像是挑战者。
程澈看着他。
“不急。案子有的是,先把手续办好,熟悉一下环境。”
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我的习惯是,先熟悉人,再熟悉案子。”
林峰的眉头几不可见地动了一下。
“我明白了。”
他没再多说,转身出去了。
门关上后,小刘才松了口气。
“程队,这家伙,来者不善啊。”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程澈拿起桌上的茶杯,发现己经空了。
“给他安排个位置,就安排在王刚他们技术科旁边。”
小刘愣了一下。
“技术科?他不搞刑侦吗?”
“让他先看看,我们是怎么把鬼画符变成人话的。”
程澈说完,又埋头进了那堆文件里。
接下来的几天,林峰就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
他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不说话,不问问题,就是看。
看案卷,看审讯录像,看技术科的分析报告。
重案总队的人都感觉到了这股低气压。
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这个省厅来的精英,到底想干什么。
一周后,新的案子来了。
城东一个高档小区发生入室抢劫杀人案,死者是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企业家,社会影响很大。
案情分析会。
程澈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
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和关系图。
小刘正在汇报初步的侦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