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澈坐进重案组组长办公室,桌上文件堆成小山。
小刘推门进来,抱着一摞案卷。
“程队,昨天三个新案子,还有五份结案报告等签字。”
程澈看着那堆文件,脑袋开始疼。
以前当普通警员,破完案就完事了。现在当组长,每个案子都要他拍板,每份报告都要签字。
“放那吧。”
程澈端起保温杯,看了眼工作安排表。上午部门会议,下午市局汇报,晚上省厅电话会议。
这哪是当警察,分明是当秘书。
小刘还站在那等着。
“程队,市局要内部安全工作总结,您看”
“你先写初稿,我待会看。”
程澈摆手,小刘出去了。
办公室安静下来,程澈靠在椅子上。权力更大了,调动资源更方便了,但一点也不轻松。反而更累。
王刚敲门进来。
“程队,智能预警系统要升级,预算申请需要批。”
程澈接过单子,看了眼数字。
“批了。”
王刚拿着单子要走,程澈叫住他。
“等等,以后这种技术升级,你首接决定就行,别每次都来找我。”
王刚愣住。
“这个,程队,按规定组长级别支出都需要”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程澈放下笔。
“组长这个位置,就像一个放大镜,能把所有小问题都放大,所以得学会放手。”
王刚点头,但还是犹豫。
“程队,万一出问题”
“出问题我担着。”
程澈站起身,走到窗边。
“你们都是老警察,该怎么办心里有数。不是什么事都要我决定。”
下午部门会议,程澈试图分配日常事务。
“以后案件初步分析,小刘负责。技术支持,王刚全权处理。”
会议室里,几个组员互相看看。
小刘举手。
“程队,这样合适吗?万一我们判断错了”
“错了就错了,错了再改。”
程澈看着他们。
“我又不是神仙,也会出错。关键是要敢承担责任。”
散会后,程澈以为能轻松点。
结果第二天上午,小刘又来找他。
“程队,昨天抢劫案分析完了,还是想听听您意见。”
程澈看了看分析报告,小刘写得很好,没问题。
“你觉得有问题吗?”
“我觉得没问题,但您再看看比较保险。”
程澈叹气。
放权容易,但所有人都习惯性把最终决策权推给他。
王刚也一样,技术方案做好了,还要拿来让他过目。
“程队您确认下,我就去执行。”
程澈发现陷入怪圈。名义上把工作分出去,实际上还要他最后拍板。工作量没减少,反而多了道审核程序。
晚上回家,程澈躺在沙发上,想起以前当普通警员的日子。
那时候虽然工资不高,但下班就是下班,周末就是周末。现在好了,24小时待机,随时可能有电话。
手机响了,程澈看了眼来电,李支队。
“程澈,明天省厅有内部安全研讨会,你准备发言稿。”
“好的,支队长。”
程澈挂电话,又要通宵熬夜了。
要真正躺平,必须从管理层面改革。让警队自我运转,不是什么事都依赖他一个人。
程澈打开电脑,开始写警务流程优化方案。
如果能建立智能管理系统,让日常事务自动化处理,就能从这些琐碎事情中解脱。
但这需要时间,需要上级支持,还需要下属配合。
更重要的是,影子集团威胁还在。钱松被抓了,但程澈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对方肯定还有其他棋子,其他布局。
必须在处理行政事务同时,保持对影子集团警惕。
这种双重压力,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程澈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一个字一个字敲着。
智能管理系统,流程自动化,权责明确化。
如果这些都能实现,就能真正做到躺平式管理。至少,不用每天被琐事缠身。
但现在,还得硬着头皮把组长当下去。
因为退无可退。
第二天早